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5, v.37;No.346(04) 46-5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The Logical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Consolid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王瑶,高逸凡

摘要(Abstract):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实现该课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应有之义。正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明确其融入逻辑,进而通过延续共同经济联系、铭记共同历史记忆、守护共同精神家园、秉持共同奋斗目标以及明晰共同身份认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引导青年一代主动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任务中来,推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俱进,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实践。

关键词(KeyWords):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育人模式研究”(2024SJSZ0959);; 江苏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点线面体多维贯穿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三教’能力提升研究”(2023JGYB017);江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研究”(2025JDSZY11)

作者(Author): 王瑶,高逸凡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25.04.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